首頁 > 生活助手 > 這樣吃,讓孩子安度盛夏!淮安市一院中醫(yī)科奉上三伏天兒童健康指南

這樣吃,讓孩子安度盛夏!淮安市一院中醫(yī)科奉上三伏天兒童健康指南

發(fā)布時間: 2025-07-18 09:59  人氣指數(shù):485  字號:[超大]  [中型]  [標準]  [小字]
導讀:今年三伏天自7月20日開啟,至8月18日結束,共計30天。這段時間不僅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期,也是兒童脾胃最易受傷的時候。其間,若發(fā)現(xiàn)孩子食欲下降、容易疲倦,或者出現(xiàn)腹瀉等消化問題,別擔心,中醫(yī)有妙招。市第一人民醫(yī)院中醫(yī)科為您奉上一份三伏天兒童健康指南,讓孩子安然度夏。

今年三伏天自7月20日開啟,至8月18日結束,共計30天。這段時間不僅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期,也是兒童脾胃最易受傷的時候。其間,若發(fā)現(xiàn)孩子食欲下降、容易疲倦,或者出現(xiàn)腹瀉等消化問題,別擔心,中醫(yī)有妙招。市第一人民醫(yī)院中醫(yī)科為您奉上一份三伏天兒童健康指南,讓孩子安然度夏。

●三伏天飲食“三要三不要”

  1. 三要

    要清補結合:在清熱解暑的同時,不忘健脾溫陽。推薦當季蔬果搭配山藥、薏米、扁豆等健脾食材。

    要水分充足:孩子活潑好動,水分流失快。補水應少量多次,避免一次喝太多稀釋胃液。外出隨身帶水壺,喝粥、喝湯也是很好的補水方式。

    要清淡易消化:用高蛋白食物做花色粥,如綠豆粥、水果粥,既營養(yǎng)又開胃。推薦茯苓山藥粥:茯苓10g、干山藥15g、粳米30g同煮,健脾養(yǎng)胃,適合2歲以上兒童。

  2. 三不要

    不要貪涼飲冷:冰淇淋、冰西瓜等寒涼食物損傷脾胃陽氣,影響三伏貼等治療效果,甚至會引發(fā)腹痛腹瀉。

    不要只吃水果餐:單一水果飲食無法滿足營養(yǎng)需求,不僅糖分高,還易導致肥胖和齲齒。

    不要高鹽高油:攝入薯片、咸肉等加工食品,會加重腎臟負擔;油炸食品難消化,易引發(fā)腸胃炎癥。

●三伏天明星食材推薦

第一谷:薏米,利腸胃、消水腫,煮粥最佳。

第一菜:黃瓜,高鉀低鈉,生津止渴(注意帶苦味的黃瓜有毒,勿食)。

第一湯:綠豆湯,清暑開胃,綠豆清熱之功在皮、解毒之功在肉。

第一菌:木耳,涼血排毒,增進食欲。

第一肉:鴨肉,補充優(yōu)質蛋白。

●兒童腹瀉的中醫(yī)食療方案

三伏天濕邪當令,小兒“脾常不足”,腹瀉發(fā)生率顯著增高。根據(jù)中醫(yī)辨證分型,推薦不同食療方:

傷食瀉(腹脹、大便酸臭)

炒米粥:粳米50g干炒至香,加水煮粥。

麥芽山楂飲:炒麥芽、炒山楂各10g,陳皮5g,紅糖適量煎服。

風寒瀉(大便清稀多泡沫)

姜茶飲:生姜10g、綠茶3g、紅糖煮沸飲用。

加味防風粥:防風5g、藿香5g、蔥白2莖煮汁,加粳米50g煮粥。

脾虛瀉(久瀉不愈、食欲不振)

山藥蛋黃粥:山藥搗碎煮10分鐘,加蛋黃再煮3分鐘。

芡實蓮子扁豆粥:各取6—10g,與粳米煮粥。

腹瀉護理要點:

母乳喂養(yǎng)的寶寶可繼續(xù)母乳喂養(yǎng),暫停輔食;奶粉喂養(yǎng)的寶寶可暫時稀釋奶粉或改用腹瀉專用奶粉喂養(yǎng)。

防脫水是關鍵,喝加鹽米湯水(500ml米湯+1.75g食鹽)或口服補液鹽。

出現(xiàn)囟門凹陷、尿少、精神萎靡等脫水癥狀,立即就醫(yī)。

●三伏天特別提醒

三伏調理黃金期

三伏是“冬病夏治”最佳時機,體質虛寒、易感冒、有過敏性鼻炎的孩子,可抓住時機進行三伏貼、小兒推拿等調理,能增強抵抗力。

飲食與調理相配合

剛貼完三伏貼或做過艾灸的孩子,忌食生冷,否則會使寒氣凝滯體內,影響療效,還易引發(fā)腹瀉。

起居有常

空調溫度保持在26—28℃,避免直吹,注意腹部保暖。

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去戶外活動,避免烈日暴曬。

保證充足睡眠,堅持午休1小時左右。

三伏天養(yǎng)生,重在平衡,即清熱不忘護陽,祛濕兼顧健脾。一碗溫熱的茯苓山藥粥,一杯溫和的橘皮茶(橘皮10g+冰糖,開水沖泡),都是孩子度夏的養(yǎng)生佳品。

中醫(yī)智慧融入日常飲食,讓孩子在炎炎夏日也能吃得香、長得壯。如有特殊健康問題,可到市一院中醫(yī)科門診咨詢調理方案。 

(作者:馬千里;來源:淮海晚報)

生活助手搜索

生活助手推薦

    百度推廣